张震:鲁迅作为翻译家的另一面 | 社会科学报
社科报 历史
原题:作为翻译家的鲁迅
作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张 震
◤鲁迅先生作为文学家的那一面已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弃医从文,用手中的笔与一切反动势力作斗争,其高贵情怀、爱国热情启发警醒着广大国人。殊不知在翻译的道路上鲁迅也是颇有建树。
在鲁迅先生的译作中,译自日俄的作品占据很大一部分。比如译自日本作家武者小路实笃的《一个青年的梦》,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译自苏俄作家的有俄国阿尔志跋绥夫作中篇小说《工人绥惠略夫》,苏联法捷耶夫的长篇小说《毁灭》,俄国作家果戈里的《死魂灵》,荷兰作家弗雷德里克·凡·伊登的《小约翰》。
鲁迅先生和其弟周作人合译的《域外小说集》在当时也受到广泛赞扬。《域外小说集》中的译作大部分都是译自弱小国家的作品,在把这些国家的作品向中国传播作出了很大贡献,周氏兄弟协作译书也一时传为佳话。鲁迅先生除了翻译作品外,还做过很多校译的工作。
在《三闲集》中鲁迅先生列出了很多他所翻译和校译的数目。从《鲁迅译著书目》这篇文章,可以对先生认真的态度有所知悉,对他那颗赤诚之心也是深感敬佩。
鲁迅的“硬译”理论
“硬译”是鲁迅先生提出的翻译理论。他主张在翻译的过程中尽量保留源语言的文化特色,主张“宁信而不顺”的翻译方式。
△文学家冯雪峰(前排左一)深受鲁迅“硬译”精神影响
他不仅仅是希望通过这种翻译方式来对当时乱译的现象进行改变,更希望能通过这种翻译方式来输入国外的表现方式,丰富我们本民族的语言。
瞿秋白很是赞同鲁迅的这一观点,他在给鲁迅的信中说道:
“翻译——除出能够介绍原本的内容给中国的读者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创造出新的中国的现代言语。中国的言语(文字)是那么的穷乏,甚至于日常用品都是无名氏的。中国的言语简直没有完全脱离所谓‘姿势语’的程度——普遍的 49 30659 49 15262 0 0 2619 0 0:00:11 0:00:05 0:00:06 2966日常谈话几乎还离不开‘手势语’。自然,一切表现细腻的分别和复杂的关系的形容词、动词、前置词,几乎没有。宗法封建的中世纪的余孽,还紧紧的束缚着中国人的活的言语(不但是工农群众!),这种情形之下,创造新的语言是非常重大的任务。”
诚然,当时推广白话文的运动刚刚开始不久,对白话文的运用并不成熟,很多人写文章都是文白夹杂。现在我们回看当时的文章,有时也会感觉很拗口,除了他们对古文的驾驭能力远远高于对白话文的掌控之外,还有就是汉语言本身的不足。
鲁迅大力提倡的“硬译”并不等于死译。死译是译者明知译文不通,却仍不加转换的试图搪塞。而“硬译”主要是在翻译的过程中尽可能地保留源语言的特色及表达方式,借此为汉语言输入新鲜血液,而绝非生搬硬套,不假思索地全盘保留,像他在《关于翻译的通信》中所举的例子,把“跪下”译成“跪在膝上”,把“天河”译成“牛奶路”。
另一方面,鲁迅也并非对意译持否定的态度。在《三闲集》(《小彼得》译本序)中鲁迅先生这样写到:“但是,凡学习外国文字的,开手不久便选读童话,我以为不能算不对,然而开手 就翻译童话,却很有些不相宜的地方,因为每容易拘泥原文,不敢意译,令读者看的费力。
这译本原先就很有这弊病,所以我当校改之际,就大加改译了一通,比较地近于流畅了。”从此文中我们可以看出,那些批评鲁迅的“硬译”为死译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译文流畅通顺,能让目标读者所接受同样是他对待翻译的标准。他的“不顺”首先是建立在“信”的基础之上的。之所以会产生不顺的情况,是译者在翻译作品时,保留了原文中中文所没有对应表达的东西,使译文呈现出异化的特点,让读者读之感觉既陌生又新鲜。
鲁迅的复译
此外,鲁迅先生所大力提倡的复译同样对今天的翻译工作者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他在《非有复译不可》这篇文章中对复译的原因和作用进行了很好的解读。
第一,复译是对乱译的反击,通过复译来击退不好的译本。许多人自以为学了点外语,就认为自己能做好翻译,想通过翻译来为自己博名声,全然不顾译文的好坏。
鲁迅先生主张对待这种胡乱动笔的译本,“诬赖,开心,唠叨,都没有用处,唯一的好方法是又来一回复译,还不行,就再来一回”。通过复译将那些拙劣的译本驱逐。
△1936年10月8日摄于上海八仙桥青年会
第二,复译还不止是击退乱译而已,即使已有好的译本,复译也还是必要的。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翻译是一门艺术。”对待翻译,尤其是文学作品的翻译,有时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过程。
鲁迅在《“题未定”草》中曾写道:“我想来总以为翻译比创作容易,因为至少是无须构想。但到真的一译,就会遇着难关,譬如一个名词或动词,写不出,创作时候可以回避,翻译上却不成,也还得想,一直弄到头昏眼花,好像在脑子里面摸一个急于要开箱子的钥匙,却没有。严又陵说,‘一名之立,旬月踟蹰’,是他的经验之谈,的的确确的。”(文章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原载于社科报总1542期,图片来自网络)
社会科学报
微信号:shehuikexuebao
欢迎转载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本文首发于社会科学报,
微信号:shehuikexuebao。
长按识别二维码
立即添加关注